胡萝卜丰收了!在这个八月,对于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的村民们来说,这本来应该是个好消息。这个全内蒙古种植面积第一的小镇曾经一度喊出“打造胡萝卜第一镇”的口号。本来是摇钱树的胡萝卜,如今却无人收购,部分农户索性不去拔出地里已经成熟的胡萝卜。(8月7日法制晚报)
赤峰市政府网站的信息显示,大庙镇早在2008年就喊出了打造“胡萝卜产业第一镇”的口号,当地人俗称打造“胡萝卜第一镇”。而现实中的情况是目前该镇有近2万亩胡萝卜尚没有找到买家,预示着群众的万吨胡萝卜滞销,让很多种胡萝卜的农民血本无归。笔者认为,丰收反而伤农,我们“胡萝卜第一镇”的领导干部需要认真反思。
“胡萝卜第一镇”的干部首先需要反思的是当初打造“胡萝卜第一镇”的口号时,是不是赶时髦,心血来潮。作为地方党委政府,鼓励群众发展某种产业,让群众找到一条脱贫致富的门路,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,但大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,任何一项投资都是有风险的,都不是稳赚不赔的,因此地方政府一定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,进行科学的论证,只有建立在严密科学地论证基础上的投资,产业发展才可能把风险降到最小,给群众减少伤害。
“胡萝卜第一镇”的干部其次需要反思的是在群众不理智的时候,政府是否起到推波助澜的这样。正如记者调查,政府确实并没有组织农民进行大面积种植,但政府的巨幅宣传标语,政府的豪言壮语,政府的大肆宣传,政府在种植时给群众提供贷款的方便,帮助解决贷款困难,向部分群众提供宣传小册子,这些信息无疑给本就信心高涨的群众打了“强心针”,对胡萝卜的种植泛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。
“胡萝卜第一镇”的干部最后需要反思的政府如何履好职。基层政府要为群众服务,要带领群众发家致富,这是很需要智慧的,既要帮扶好群众,又要引导好群众,而且不能越位,这是很不好把握的,需要基层政府的干部多学习学习,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。
作者:江文